论家装公司的价值
论家装公司的价值
2021-04-21
3431

对于家装公司在家装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评价,业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:正方认为,家装公司通过整合资源,优化资源配置,创造了独特的价值;反方认为,家装公司是营销机器,是中间商,白白增加了交易成本。

就家装公司的价值,家装下午茶特发文分析,看看哪个观点更科学,更符合事实。

家装消费者需要家装公司吗?

当消费者家里需要装修时,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DIY自己动手装修、请熟人装修、还是找家装公司?

DIY装修在国外很流行,但在国内流行不起来,原因有三:

第一、作为超低频的大额消费,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缺乏必要知识和实践经验的,不具备DIY装修的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
第二、经过20多年的洗礼,虽然不少业主已经拥有了一两次,甚至几次装修经验,但自己动手并无必要,因为业主的时间往往更有价值。

第三、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,全国拥有成千上万的专业施工资源、施工队伍,劳动力价格尚处于中低水平。

请熟人装修,这是很多消费者的现实选择,当下的市场份额估计不小。选择这种方式装修的最终结果喜忧参半,业主有十分满意的,有马马虎虎的,也有十分不满意的。请熟人装修的信任建立在熟人社交圈的基础上,靠不靠谱,主要是碰运气;一旦发生纠纷,主要依靠人情、关系链的力量来协调,相对缺乏法律契约的权益保障。

找家装公司,是家装消费者的主流选择,也是家装消费心智模式中最直接的条件反射——“家里要装修,找家装公司!”这个先入为主的信念(品类关),就是家装公司最强大的品类护城河。由这个首发信念引发的第二个信念(信任关)是:“家装公司专不专业?可不可以信任?值不值得托付?靠不靠谱?”假如信任验证通过,那就进入第三个信念(解决方案关):“家装公司理解我的需求吗?设计我喜不喜欢?品质好不好,服务好不好,整体体验好不好?”假如解决方案恰好匹配,那就进入第四个信念(价格关):“价格合适吗?综合性价比高吗?付出这些钱值不值?”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信念(喜好关),比如喜不喜欢家装公司里服务你的人、喜不喜欢材料配置单中的品牌和具体型号等。

从这个分析可知,家装消费者是需要家装公司的,因为家装公司占据了家装消费品类的心智入口。假如业主最终没有选择家装公司,还是因为消费决策的链路断裂,卡在了信任关、解决方案关、价格关、喜好关等某个关口,或者几个关口同时卡住了。

毕竟消费者的选择并不多,在请熟人装修和找家装公司装修之间二选一。有人说,还可以选择家装平台来装修,实际也跳不出这个范畴。平台假如自营家装业务,那就是地道的家装公司;平台如果开放家装公司入驻,那等于找家装公司加平台监督;平台如果开放个体(设计师、工长、工人)入驻,平台再履行监督职责,那也类似家装公司。家装公司经营规模化,就是家装平台;家装平台经营纵深化,就是家装公司。两者的内涵本质十分接近,殊途同归。

家装公司动了谁的蛋糕?

家居和家装,这是两个能量级别不同的词,就目前的力量对比看,家居这个词的能量10倍强于家装。因为房地产跑马圈地的20多年,毛坯房装修蛋糕空间,主要被“家居品牌商、家居卖场、家居经销商”这个金三角占据了,基本上轻轻松松赚得盆满钵满。家装公司在家居产业中一直是高度分散的业态,颗粒度非常低。家装公司从清包起家,一路迭代成长,发展到当下的格局,终于迈入了头部时代。材料渠道分销的红利,多年来家装公司一直没有吃到。家居卖场以租金的方式吃到了渠道分销的红利,经销商直接处在渠道分销的红利中,还有两个重要群体,设计师和工长,也吃到了渠道分销的红利。唯独家装公司,干着最苦最累的活,很长时间只吃了基础装修的辅材分销红利;直到今天,上了规模的头部装企,才进入渠道分销的红利价值分配体系。

我们看到最近两年的行业报道,都在谈家居卖场流量枯竭,家居经销商渠道进入失速点,精装修是政策不可抗力因素,家装公司是效率驱动因素。本质上,头部家装公司在渠道分销的效率上,超越了家居经销商和家居卖场,那么切割渠道分销红利,就是必然的。家装公司动了家居经销商和家居卖场的蛋糕,从原来相安无事的共生关系,走到当下的竞合关系。家装下午茶认为,渠道分销的竞合关系将保持一段时间,直到家装公司走向更大规模,未来可能出现拐点,家装渠道占据上风,分享渠道分销的更多红利。

家装下午茶认为,家装公司应该走在模式自信的路上,继续创新,进一步提升客户价值,进一步提升整体经营效率。不论从制造角度、还是零售角度看,只有实现更大规模,才能实现更高的效率。当然这一切的愿景,是建立在家装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的基石上。

文章来源:家装下午茶许春阳

图片来源: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

在线咨询
电话咨询
免费试用